百题资料
  • 百题资料
  • 公共营养师
  • 护士资格
  • 育婴师
  • 健康管理师
  • 资料文档
  • 百题资料APP
  • 百题数学

内分泌、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

护士资格考试:内分泌、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,包含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、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、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、糖尿病病人的护理、痛风病人的护理、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等。

热门搜索:烧伤高血压灌肠癫痫白血病
  • 百题资料
  • 护士资格
  • 目录开关
第1章: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
第2章: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3章: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4章: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5章:传染病病人的护理
第6章: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7章:妊娠、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8章: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
第9章: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0章: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
第11章:损伤、中毒病人的护理
第12章: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3章:肿瘤病人的护理
第14章:血液、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5章:内分泌、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1节: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
  • 第2节: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3节: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4节: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5节:库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6节:糖尿病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7节:痛风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8节: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
  • 第9节: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
  • 第10节: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护理
第16章: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7章:生命发展保健
第18章:中医基础知识
第19章:法规与护理管理
第20章:护理伦理
第21章:人际沟通
内分泌、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
  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征性病变的部位是
  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:本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,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,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。
    5791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人类维生素D的最主要来源是
   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内7-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。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窗,在北方,因寒冷季节长、日照时间短,小儿户外活动少,紫外线量明显不足,可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。
    3553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
   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皮肤中7-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。
    346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用维生素D至
    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用维生素D至2周岁。此时小儿亦能独自行走,户外活动时间增加,佝偻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。【解析】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询楼病,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、磷代谢紊乱,是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
    440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哪项不属于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
    佝偻病激期的特点是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,ABCE均属于骨骼改变。枕秃是由于患儿多汗经常摇头摩擦枕头导致枕后头发环形脱落形成,是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。
    374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
    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皮肤下7-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成。
    3691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
    激期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以及智力发育迟缓。
    3748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3~6个月佝偻病患儿可见的体征是
    3~6个月的佝偻病患儿可出现颅骨软化,即乒乓球样颅。
    4090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肋骨串珠最明显的是
  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胸廓畸形临床表现: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。胸部骨骼出现肋骨串珠,以第7~10肋最明显;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郝氏沟(也叫肋膈沟);胸骨突出,呈鸡胸或漏斗胸,影响呼吸功能。
    4523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骨骼X线改变哪项是正确的
  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常无明显骨骼改变,X线检查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。
    531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见于
    由于2岁以下小儿生长速度快,维生素D需要量大,若维生素D供给不足,极易发生佝偻病。
    4592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患儿男,5岁。体重12kg,身高98cm,经常烦躁不安,皮肤干燥苍白,腹部皮下脂肪0.3cm,肌肉松弛。
    17562次浏览 · 1年前 · 阅读分析题
  • 患儿男,7岁,食欲差,挑食,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,被诊断为营养不良Ⅰ度,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是
    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皮下脂肪消减先自腹部开始,以后依次为躯干、四肢、臀部,最后为面部。皮下脂肪恢复的顺序则与此相反。了解皮下脂肪消减顺序,有助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。常以腹部脂
    480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患者,男性,50岁,自诉进食吞咽困难5月余。测量身高175cm,体重50kg,请判断该患者为
    实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%~20%为消瘦,低于20%以上为明显消瘦。该患者的标准体重为70kg,实测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比为71.4%,属明显消瘦。标准体重男性(kg)=身高(cm)-105。标准体
    5198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退的顺序是
    此题属于记忆性题目,要熟练掌握。
    348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符合Ⅰ度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是
    2岁以下小儿患营养不良一般分Ⅰ~Ⅲ度: Ⅰ度营养不良:其测量方法是:在腹部脐旁乳线上,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和与皮肤表面垂直在90度角,将皮脂层捏起,其厚度在0.8~0.4公分,此时腹部,躯干和臀部的
    4275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,可引起突然死亡的并发症是
    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营养性贫血,主要与造血所需要的原料缺乏有关;干眼症主要由维生素A缺乏所致;由于免疫功能低下,可并发上呼吸道感染、鹅口疮、中耳炎、肺炎、肠炎、肾盂肾炎等多种感染;有时可发生自发性
    4991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社区护士行产妇家访时,向其讲解小儿营养不良的最初表现是
    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为体重不增,以后皮下脂肪逐渐消失,体重减轻,久之身长也会低于正常,出现身材矮小。
    3601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小儿营养不良临床最主要病因是
    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,但喂养不当是最主要原因。
    3848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  • 早期确诊营养不良的重要检查是
  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反应灵敏,且不受肝功能的影响,是早期诊断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。
    457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共268条记录,每页显示 20 条,当前显示第 4/14 页
  • ...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...
血液、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
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在下准备停运了
Copyright © 2019 百题资料 https://www.100tim.com/ All Rights Reserved.
湘ICP备18002002号-1 psccja@foxmail.com
湘公网安备 431225020001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