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尿液的评估
 1.正常尿液
 (1)次数和尿量:成人白天排尿3~5次,夜间0~1次;每次尿量约200~400ml,每24小时排出尿量约1000~2000ml。
 (2)颜色和透明度:淡黄色、澄清、透明,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物。
 (3)比重:1.015~1.025。
 (4)酸碱度:PH4.5~7.5,平均值为6。
 (5)气味:新鲜尿液有特殊气味;静置一段时间后有氨臭味。
2.异常尿液的观察
 (1)尿量异常
 
 
(2)颜色异常:红色或棕色-肉眼血尿;黄褐色-胆红素尿;乳白色-乳糜尿;酱油色或浓茶色-血红蛋白尿;白色混浊-脓尿。
 (3)透明度异常:尿中含有脓细胞、红细胞、大量上皮细胞、黏液、管型等,新鲜尿液即可出现混浊。
 (4)比重异常:固定在1.010左右-肾功能严重受损。
 (5)气味异常: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-泌尿道感染;尿液呈烂苹果气味-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。
 (6)膀胱刺激征: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常见于膀胱及尿道感染。
(二)影响排尿的因素
 1.年龄和性别
 2.饮食与气候
 3.排尿习惯
 4.治疗因素
 5.疾病因素
 6.心理因素
(三)排尿异常的护理
 1.尿潴留
 (1)临床表现:膀胱高度膨胀至脐部,膀胱容积可增至3000~4000ml。病人主诉下腹部胀痛,排尿困难。体检见耻骨上膨隆、可扪及囊性包块,叩诊呈实音,有压痛。原因包括机械性梗阻和非机械性梗阻。
 (2)护理措施:
 1)心理护理
 2)提供排尿的环境
 3)调整体位和姿势
 4)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,如听流水声、用温水冲洗会阴。
 5)按摩、热敷:按摩、热敷病人下腹部,解除肌肉紧张。
 6)药物或针灸:针刺中极、曲骨、三阴交穴等刺激排尿。遵医嘱肌注卡巴胆碱。
 7)健康教育
 8)遵医嘱采用导尿术。
2.尿失禁
 (1)概念:排尿失去控制,尿液不自主流出。尿失禁可分为:真性尿失禁(完全性尿失禁);假性尿失禁(充溢性尿失禁);压力性尿失禁(不完全性尿失禁)。
 (2)护理措施
 1)心理护理
 2)皮肤护理:保持病人会阴部清洁干燥。床上加铺橡胶单和中单或使用尿垫;勤更换床单、尿垫、衣裤等;会阴部经常用温水冲洗;定时按摩。
 3)设法接尿:女病人用女式尿壶,男病人用尿壶或阴茎套。
 4)必要时用留置导尿管引流。
 5)室内环境:定时通风换气。
 6)健康教育
 ①摄入适当液体:每日白天摄入2000~3000ml液体。
 ②训练膀胱功能:定时使用便器。
 ③训练肌肉力量: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的锻炼:取坐位、立位或卧位,试作排尿(排便)动作,先收紧盆底肌肉,再放松,每次10秒左右,连续10遍,每日5~10次,以不疲乏为宜。
(四)导尿术
 1.目的
 (1)为尿潴留病人放出尿液;使尿失禁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。
 (2)协助临床诊断,如留取无菌尿标本;测量膀胱容量、压力及残余尿量;进行膀胱和尿道的造影等。
 (3)治疗膀胱和尿道的疾病,对膀胱肿瘤病人进行化疗等。
 2.操作要点
 (1)女病人导尿术:
 1)仰卧屈膝位,两腿自然分开,暴露外阴。
 2)初步消毒:原则-由上至下、由外向内。顺序:阴阜、两侧大阴唇、两侧小阴唇、尿道口,尿道口至肛门。
 3)再次消毒:原则-由上向下、由内向外。顺序:尿道口、两侧小阴唇、尿道口。
 4)张口呼吸,导尿管插入尿道4~6cm,见尿流出后再插入1~2cm。
 5)如留尿培养标本,用无菌标本瓶或试管接取中段尿5ml。
 (2)男病人导尿术:
 1)提起阴茎,使之与腹壁成60°(耻骨前弯消失)。
 2)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~22cm左右,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。
 3)若插导尿管遇阻力,稍待片刻,深呼吸,缓缓插入,切忌用力过大。
01导尿管终点应保留的部位是:膀胱。
 02导尿时提起阴茎消失的弯曲是:耻骨前弯。
 03导尿经过哪个部位时,应注意嘱患者深呼吸,缓缓插入,切忌用力过大:尿道内口、膜部、尿道外口。
 
 
3.注意事项
 (1)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预防泌尿系统感染。
 (2)解释和沟通,保护病人自尊;遮挡环境,维护病人隐私。
 (3)动作轻柔。
 (4)如导尿管误插入阴道,立即拔出,更换导尿管后再插入。
 (5)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病人,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。以防血压下降,出现虚脱,亦可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,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。
(五)导尿管留置术
 1.目的
 (1)用于抢救危重、休克病人时能准确记录尿量、测量尿比重。
 (2)盆腔内器官手术前引流出尿液,避免术中误伤。
 (3)患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便于引流及冲洗,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,促进愈合。
 (4)对于截瘫、昏迷、会阴部有伤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、干燥,预防压疮,对尿失禁病人还可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。
 2.操作要点
 (1)胶布固定法
 (2)气囊固定法:见尿再插入7~10cm。再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,向气囊内注入等量0.9%无菌氯化钠注射液,轻拉有阻力感,可证实导尿管已经固定。
 (3)将集尿袋妥善固定于低于膀胱的高度。
 3.护理措施
 (2)保持引流通畅
 (3)防止逆行感染
 1)保持尿道口清洁:消毒尿道口每日1~2次。
 2)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,及时排空并记录。
 3)一般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,硅胶导尿管可酌情适当延长更换时间。
 4)引流管和集尿袋不可高于耻骨联合。
 5)多饮水,勤更换卧位。
 (4)每周查一次尿常规,发现尿液混浊、沉淀或出现结晶,及时进行膀胱冲洗。
 (5)训练膀胱功能:常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,使膀胱定时充盈、排空,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。一般每3~4小时开放一次。
 湘公网安备 43122502000117号
 湘公网安备 4312250200011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