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

【专家点拨】

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、常见症状及护理历年考试涉及不多,其中,造血系统述、血液病常见症状中的贫血及血液病的护理应熟练掌握;血液病的分类应了解。

 

【核心考点】

1胚胎期24周前,主要的造血器官为:(★)。

2胎儿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器官为:红骨髓(★)。

3当几天需要血量增多,骨髓造血不能完全代偿时,那些器官可恢复造血功能:肝,脾(★)。

4小儿生理性贫血常发生在:生后2-3个月(★)。

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次交叉的时间分别为:4-6天和4-6岁(★★)。

6.造血系统由骨髓、肝、脾、淋巴结等造血器官构成,胎儿期肝、脾参加造血,出生后骨髓为人体主要造血器官。

7.贫血:指循环血液单位体积中血红蛋白浓度、红细胞计数和(或)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最低值,以血红蛋白浓度较重要。

8.临床上将贫血分为轻度(男Hb<120g/L,女Hb<110g/L)、度(Hb<90g/L)、重度(Hb<60g/L)及极重度(Hb<30g/L)4级。

9.急性白血病易发生肛周感染或脓肿。轻度或早期感染多为低热或不规则热,严重感染如脓毒症和菌血症可为弛张热。

10.血液病人出血常见部位是皮肤黏膜(口腔、鼻腔、牙龈等)、关节腔、内脏出血(咯血、呕血、便血、血尿及阴道出血),严重时可发生颅内出血。

11.发热时每t3液体入量在3000ml左右为宜。

12.血液病人白细胞<1×10⒐/L时应实行保护性隔离。

13.血细胞是血液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红细胞,白细胞及血小板。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的寿命约为120d,成熟粒细胞在外周血流中半寿期约6-7h,血小板在循环血中寿命为8-11d.

【理解巧记】红骨髓造血,黄骨髓特殊情况变身后参与造血。

【理解巧记】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,胎儿时较高,出生后2-3个月生理性贫血,12岁时达成人水平。

关键字: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