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终病人的护理

【重点】

1、临终患者心理反应五个阶段的顺序要记住。

2、耐心倾听,在临终患者的任何阶段都需要。

3、尸体护理时,用棉球填塞尸体与外界相通的所有腔道。要记住三张识别卡的使用。

4、死亡包括过程和终点。过程是功能渐进性丧失的过程,听觉最后丧失;分三期,前两期有复苏可能。

 

【核心考点】

一、概述

1.死亡的概念

(1)目前医学界主张(★):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,认为脑死亡后生命活动无法逆转。

(2)脑死亡有四条诊断依据(★★)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。②自发呼吸停止。③脑干反射消失。④脑电波消失

2.死亡过程的分期(★★)

(1)濒死期:又称临终状态,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。

(2)临床死亡期:临床表现为心跳、呼吸停止,各种反射消失,瞳孔散大,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。

(3)生物学死亡期: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

【理解巧记】濒死期病人心率、呼吸、血压等仍然存在,而临床死亡期病人心率、呼吸无法测出。

【病例】患者女性,70岁,因休克后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,表现为意识模糊,肌张力消失,心音低钝,血压70/40mmHg,潮式呼吸。此时患者处于:濒死期

【理解巧记】冷、斑、僵、腐是生物死亡期进展中的常见现象,最常考为尸僵

二、临终病人的护理

1.临终病人的躯体状况和心理反应

(1)临终病人的躯体状况:在面容及感知觉改变方面,听觉通常最后消失

(2)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:通常经历五个阶段,即否认期、愤怒期、协议期、忧郁期、接受期。(考生需学会根据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判断其分期)(★★★)

①否认期:当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即将面临死亡时,其心理反应为“不,不可能,不会是我,一定是搞错了!这不是真的”。以此来极力否认,拒绝接受事实。

②愤怒期:当否认无法持续,病人通常会生气、愤怒、怨恨、嫉妒,产生“这不公平,为什么是我?”的心理反应,病人常常迁怒于周围的人,向医护人员、家属、朋友等发泄

愤怒。

③协议期:病人开始承认和接受临终的事实。此期病人变得非常和善、宽容,对病情抱有一线希望,能积极配合治疗

④忧郁期:随着病情的恶化,病人认识到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,治疗已无望时,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,表现为情绪低落、消沉、退缩、悲伤、沉默、哭泣等,甚至有轻生的

念头。

⑤接受期:是临终的最后阶段。病人变得平静、安详。病人常常处于嗜睡状态,静等死亡的来临。

【理解巧记】临终患者的心路历程与学生遭受挫折(如考试不及格)时的心理反应是一样的。下面是学生得知考试不及格后与老师的对话:

学生:“不可能,我不可能不及格,您改错了吧。”(否认期)

老师:“你自己看试卷吧。”

学生:“没有改错,但是这太不公平了,我复习了一个星期还没考过,我们寝室的××复习一个晚上居然考过了。”(愤怒期)

老师:“你平时每次都来上课了吗?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”

学生:“老师,能不能帮我改了?不及格就拿不成奖学金。”(协议期)

老师:“不可能,做老师要有原则。”

学生:(开始哭泣)“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父母。”(忧郁期)

老师:“不要太悲伤了,没考过,下次还可以再来,只要你好好学,一定会考过的。”

学生:“那好吧,我下学年会坚持上课,争取考过。”(接受期)

【病例】患者男性,65岁,胃癌晚期,近日病情逐渐加重,病人怨恨家属照顾不周,心生不满,患者心理反应处于:愤怒期

2.临终病人的护理措施(★★)

(1)否认期的护理:以真诚的态度,保持与病人的坦诚沟通。既要维护病人的知情权,也不要轻易揭穿其防卫机制,使病人逐步适应。

(2)愤怒期的护理:允许病人发怒、抱怨,给病人机会以宣泄心中的忧虑和恐惧;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,理解其不合作的行为。

(3)协议期的护理:应主动关心病人,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,尽量满足其要求;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,以控制症状,减轻病人的痛苦。

(4)忧郁期的护理:应经常陪伴病人,更多地给予同情和照顾,允许病人表达其悲哀的情绪。同时应注意安全,观察有无自杀倾向,预防意外发生。

(5)接受期的护理:应尊重病人,不强迫与其交谈,减少外界干扰,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、舒适的环境,继续陪伴病人,并加强生活护理,使临床病人平静、安详地离开人间。

三、尸体护理

1.临床上进行料理的依据是:医生作出死亡诊断后(★)

2.操作步骤(重要步骤)

(1)撤去一切治疗用物,身体两侧。将床放平,尸体仰卧,头下垫一枕头,以防面部瘀血变色,(★★)两臂置于身体两侧。

(2)洗脸,闭合口、眼,如眼睑不能闭合,可用毛巾湿敷或按摩后将眼睑闭合,如不能闭口,可轻柔下颌或用绷带托起;如有义齿将其装上,以维持尸体良好的外观。

(3)用棉花将口、鼻、耳、阴道、肛门等孔道塞住,以防体液外溢,注意棉花不要外露。


关键字:临终病人的护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