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节从医学、门诊部、病区三个部分讲述了医院的任务、医院的种类、医院的环境以及病区的设置和布局。
1、门急诊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是考试的重点,考生需要掌握护士应该如何处理不同情况的门急诊患者。
2、病区的环境是难点,尤其是病区物理环境中的一些数字、保证环境安全的具体措施等需要考生熟记。
3、考生应掌握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。
【核心考点】
一、概述
1、医院的任务是:以医疗工作为中心。(★)
2、一级医院(★):是指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。如农村乡、镇卫生院,城市街道卫生院等。
二、门诊部
1、对前来门诊就诊的患者,门诊护士首先应进行:预检分诊。(★★★)
【理解巧记】病人就诊,先去分诊;分诊护士,询问病人;初步判断,指导就诊。
【病例】患者男性,55岁,文盲,因头晕头痛来医院就诊,对前来就诊的病人,门诊护士首先应进行:预检分诊。
2、安排候诊和就诊 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,如遇高烧、剧痛、呼吸困难、出血、休克等病人,应立即采取措施,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。(★★)
3、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,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并作好疫情报告。
4、抢救物品做到:“五定”,即定数量品种、定点安置、定人保管、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。(★)
5、护士如何配合抢救
(1) 实施抢救措施:医生到达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快速做出分析、判断,给予紧急处理(★★★),如测血压、给氧、吸痰、止血、配血、建立静脉输液通路,进行人工呼吸、胸外心脏按压等。
【病例】护士在候诊室巡视时,发现一女性病人精神不振,诉乏力,询问病人既往有肺结核病史,未治愈。护士应:将患者转至隔离门诊。
(2)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:在抢救过程中,如为口头医嘱,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述一遍,当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(★★);抢救完毕,请医生及时补写医嘱与处方。各种急救药品的空瓶要经两人查对,记录后再弃去。输液瓶、输血袋等用后要统一放置,以便查对。
6、留观室留观时间一般为:3-7天。(★)
三、病区
1、病室中两床之间的距离为:不少于1M(★)
2、安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,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应维持在35--40dB。(★★)
3、温度和湿度(★★★):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~22℃;婴儿室、手术室、产房等,室温调高至22~24℃为宜。室温过低时,冷的刺激可使病人肌肉紧张,易受凉。室温高时,机体散热受到影响,不利于体力的恢复,病人感到烦躁,呼吸、消化均受干扰。病室相对湿度为50%~60%为宜,湿度过高时,病人感觉闷热,尿液排出增多,加重了肾脏负担。湿度过低时,空气干燥,水分大量蒸发,可致口舌干燥、咽痛、烦渴。
【理解巧记】病区环境:室温20,湿度50,通风佳,噪声低,光线好。
太热烦躁受干扰、太冷紧张易受凉、太湿感染出汗少、太干咽痛口舌燥、呼吸疾病不易好
【温度和湿度汇总】
① 温度: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~22℃,中暑病人病室的温度为20~25℃,足月儿病室的温度为22~24℃,早产儿病室的温度为24~26℃,新生儿沐浴时病室的温度为26~28℃,鼻饲液的温度为38~40℃,通常情况下灌肠液的温度为39~41℃,中暑病人灌肠液的温度为4℃,床上洗头的水温为40~45℃,肛门坐浴的水温为43~46℃,温水擦浴的水温为50~52℃,热水袋的温度为60~70℃。
② 湿度:病室相对湿度为50%~60%,甲醛熏蒸时相对湿度为70%~80%。
4、 病室每次通风时间为:30分钟左右(★)。
5、通风的目的(★★):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。
6、铺备用床目的(★):保持病室整洁、美观,准备接收新病人。
7、铺备用床的操作步骤(重要步骤) (★★)
(1) 移开床旁桌距床约20cm,移床旁椅至床位正中,距床尾约15cm,放用物于床旁椅上。
(2) 枕头平放于床头盖被上,开口背门。
8、铺暂空床的目的(★):保持病房整洁,迎接新病人;供暂时离床的病人使用。
9、橡胶单铺在床中部时,上端距床头:45-50cm(★★)。
10、铺麻醉床目的: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渍或呕吐物等污染(★★)。
11、铺麻醉床的操作步骤(重要步骤) (★★)
(1)撤除原有枕套、被套、大单。
(2)根据病情铺同侧橡胶单、中单先铺床中部;
(3)将盖被纵向呈扇形三折于床的一侧,开口向门。
(4)将枕头横立于床头,开口背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