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点】
1、考核的重点是消毒、灭菌的方法,无菌技术、隔离技术的原则和操作方法。
2、各种消毒、灭菌方法的实施及其注意事项是难点,内容多而杂,并且容易混淆,考生应重点记忆,并可通过横向比较不同消毒方法之间的异同点,找到记忆的主线,强化记忆效果。
3、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中,考生可联想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方法,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,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4、将容易混淆的同类考点总结和归纳后集中记忆,例如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、无菌物品的保存期和有效期等,会提高记忆效果。
5、医院内感染的分类、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、隔离消毒原则应熟悉。
【核心考点】
一、医院内感染
1、医院内感染: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、也不处于潜伏期、是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,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的感染。(★)
2、内源性感染(★)(又称自身感染)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引起的感染。
二、清洁、消毒和灭菌
1、清洁: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、尘埃和有机物。
2、消毒:(★)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,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。
3、灭菌:(★)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,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,以及细菌的芽胞。
【理解巧记】清洁、消毒、灭菌、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依次增强,灭菌最强。
4、物理消毒灭菌法(1)燃烧法: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,如污染的纸张以及破伤风、气性坏疽、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敷料(★★);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,锐利刀剪除外,以免锋刃变钝。
【病例】患者男性,19岁,左下肢外伤后,未得到正确处理而导致破伤风。为该患者左下肢伤口更换敷料后,其敷料处理方法是:送焚烧炉焚烧
5、煮沸消毒法:先将物品刷洗干净,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,然后加热煮沸,水沸开始计时。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,沸点可达105℃,既可增强杀菌作用,又可去污防锈。
【碳酸氢钠的作用】(★★★)
① l%~2%的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,去污防锈。
② l%~4%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口腔真菌感染。
③ 2%~4%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灌洗。
④ 2%的碳酸氢钠可用于鹅口疮患儿口腔的清洗。
⑤ 美曲膦酯(敌百虫)农药中毒者禁忌使用l%~4%的碳酸氢钠洗胃。
⑥ 急性溶血时,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。
6、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项(★★★):① 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,物品盖子打开,轴节打开,空腔导管预先灌水,各种相同大小的容器不能重叠;② 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,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;③ 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,水沸后放入;④ 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,需等水再次沸腾后开始计时;⑤ 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,消毒时间增加2分钟。
7、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和卧式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灭菌参数(★):压力103~137kPa,温度121~126℃,保持20~30分钟。
8、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的灭菌参数:压力205kPa,温度132℃,保持4~5分钟(★)。
9、压力蒸气灭菌法的注意事项:① 物品灭菌前需洗净晾干;② 灭菌包不宜过大、过紧,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大小不超过30cm×30cm×25cm,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物品包不超过30cm×30cm X 50cm;③ 灭菌物品放置合理:布类物品放在金属、搪瓷类物品的上方(★★),以免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。
10、病人使用过的床垫、毛毯应使用的消毒方法为:日光暴晒6小时。(★★)
11、臭氧照射消毒后多长时间人员方可进入:30分钟。
12、微波消毒灭菌适用于:食品、餐具的处理,化验单据、票证的消毒。(★)
13、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(★★)
① 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,棉花等物品,以免降低消毒效力。
② 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,器械的轴节、套盖需打开,空腔管内灌满消毒液。
③ 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。
④ 消毒剂应定期监测、调整浓度,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加盖保存。
【理解巧记】化学消毒种类多,灭菌、消毒分开记,根据情况巧选择,切勿混淆分不清。
14、空气消毒: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,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,消毒完毕,打开门窗通风换气。常用消毒剂(★):①2%过氧乙酸:8ml/m ;②纯乳酸:0.12ml/m ,加等量水;③食醋:5~l0ml/m ,加水1~2倍。
15、无菌技术使用方法:常用浸泡法。2%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、精密仪器,如内镜等(★★★),消毒时间20~45分钟,灭菌时间10小时。
16、传染病病人排泄物的消毒方法为:将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加以搅拌(★),放置2~6小时。
三、无菌技术
1、操作中的无菌原则(★★)
(1) 操作者面向无菌区,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,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或操作台面以上,不跨越无菌区,不触及无菌物品。
(2) 取用无菌物品须使用无菌持物钳;无菌物品一经取出,即使未用,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;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时不可再用;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。
2、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情况下,有效期为7天。(★)
【有效期汇总】现将无菌物品、无菌溶液、无菌盘的有效期总结如下:
① 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;
② 开启后的无菌包、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;
③ 铺好的无菌盘和一次性口罩有效期为4小时。
3、无菌持物钳(镊)的使用法(★★)
(1)开盖:一手打开浸泡容器盖,另一手持持物钳。
(2)取出:移钳至容器中央并使前端闭合,保持前端向下取出无菌持物钳,并在容器上方滴尽消毒液再使用。无菌持物钳前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消毒液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。
(3)使用:始终保持无菌持物钳前端向下,不可倒转向上,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钳手柄后再向下反流污染钳端。使用后立即闭合钳端,垂直向下放回容器内,并打开轴节浸泡消毒。
【实例】长度为14cm的无菌持物钳,消毒液应该浸泡的长度至少为:7cm
4、无菌持物钳使用的注意事项(★★★)
(1)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,不能夹取未经消毒、灭菌的物品,也不能夹取油纱布。
(2)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,手指不可触及其浸泡消毒部分。
(3) 取远处无菌物品时,应将无菌持物钳放入容器一同搬移使用。
(4) 使用完无菌持物钳后立即放回容器内。
(5) 无菌持物钳及其容器应定期消毒。浸泡存放时,一般病房每周更换一次,手术室、门诊
换药室、注射室等应每日更换一次。
5、取用无菌溶液时,应首先核对:标签(★)
6、取用无菌溶液的注意事项
(1) 倒溶液时,溶液瓶应与无菌容器保持一定距离,不可触及无菌容器;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或非无菌物品堵塞瓶口倒液,或伸入无菌瓶内蘸取溶液。
(2) 翻转盖瓶塞时,手不可触及瓶塞盖住瓶口的部分。
(3) 无菌溶液一经倒出,即使没有使用,也不能倒回瓶内。
(4) 开启后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。
7、戴无菌手套的注意事项(★★)
(1) 手套外面为无菌区,应保持其无菌。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,戴好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和手套内面。
(2) 发现手套破损或不慎被污染,应立即更换。
四、隔离技术
1、清洁区: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,包括治疗室、配餐室、更衣室、值班室、库房等以及隔离病区以外的地区。
2、半污染区:(★★★)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,包括医护办公室、病区内走廊、检验室等。
3、污染区:(★★★)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区,包括病房、患者卫生间、浴室、病区外走廊等。
【理解巧记】:关于传染病区的划分,考生可简单的理解为:清洁区主要是医护人员活动的地方;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活动的地方;污染区主要要是患者活动的地方。
4、隔离消毒原则
(1)根据隔离种类,病室门口和病床应悬挂隔离标志。门口备有浸消毒液的脚垫、泡手的消毒液、隔离衣悬挂架等。
(2)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必须戴口罩、帽子、穿隔离衣。在穿隔离衣前,须计划周密,备齐用物,以减少穿脱隔离衣和消毒手的次数(★★);穿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。
(3)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内。病人接触过的用物,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递交;病人的衣物、信件、票证、书籍、须经消毒处理后交家属带回;病人的排泄物、分泌物、呕吐物须按规定消毒处理;需送出病区的物品,应放入专用污物袋,并有明显标志。
(4)病人的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确已度过隔离期,经医生开出医嘱方可解除隔离。(★★)
5、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(★★★)
(1) 隔离衣应无潮湿、无破损,且长短合适,能完全覆盖工作服。
(2) 保持隔离衣内面及领部清洁,系领口时衣袖勿触及面部、衣领和帽子。
(3) 穿隔离衣后,不得进入清洁区,只能在规定区域内活动。
(4) 解袖口时,不可将隔离衣的外侧面塞入工作服袖内。
(5) 若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,则清洁面向外,若挂在污染区,则污染面朝外。(★★★)
(6) 隔离衣应每日更换,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,立即更换。
6、避污纸的使用:使用避污纸时,应从上面抓取,不可掀页撕取。(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