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娩期妇女的护理

【重点】

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历年必考,其中,产程护理应熟练掌握;产力、枕先露的分娩机制、产程分期应熟悉;其他内容了解。

 

【核心考点】

1.临产后的主要动力为:子宫收缩力。

2.临产后正常的子宫收缩的特点

(1)节律性: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,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(进行期),维持一定时间(极期),随后由强到弱(退行期),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,间歇期子宫肌松弛。

在分娩过程中,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,强度逐渐加强,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。临产开始时,宫缩持续时间30秒,间歇期约5~6分钟。随着产程的进展,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,间歇期逐渐缩短。当宫口开全后,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,间歇期可缩短至1~2分钟。

(2)对称性和极性: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,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部集中然后再向子宫下段扩散,引起协调一致的宫缩,称为子宫收缩的对称性。

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,最持久,向下则逐渐减弱、变短,宫缩的这种下行性梯度称为宫缩的极性。

(3)缩复作用:每次宫缩时,子宫肌纤维缩短变宽,宫缩后肌纤维虽又重新松弛,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,经过反复收缩,肌纤维越来越短,此现象称为缩复作用。

【理解巧记】节律性即为子宫收缩由弱到强,持续时间由短到长;对称性即为子宫收缩协调一致;极性即为子宫收缩时宫底力量最强,向下逐渐减弱;缩复作用即为子宫收缩时肌纤维逐渐缩短。

3.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主要辅助力量为:腹肌和膈肌收缩力(★)。

4.第二产程中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的产力是:肛提肌。

5.软产道

(1)子宫下段的形成: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,子宫上段的肌层越来越厚,子宫F段被牵拉而伸展变薄,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肉厚薄不同,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处,称为生理缩复环。

(2)子宫颈的变化

1)宫颈管消失:临产后由于宫缩的牵拉及宫缩时前羊水囊对子宫颈的压力,宫颈内口先扩张,随后宫颈管道逐渐变短消失展平。初产妇一般是宫颈管先消,宫颈口后扩张,经产妇的宫颈管消失与宫颈口扩张同时进行。

2)宫颈口扩张:临产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、缩复,以及前羊膜囊对宫颈压迫,协助扩张宫颈口。胎膜多在宫颈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(★)

【理解巧记】记住四个数值:入口前后10cm,中间横径11cm,出口横径9cm,出口两径之和15cm。

6.胎头径线(★)

1)双顶径: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,是胎头最大横径,临床以B型超声波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。一般足月妊娠时平均值约为9.3cm。

2)枕额径:又称前后径。为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,妊娠足月时平均为11.3cm。

3)枕下前囟径: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.5cm,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。

4)枕颏径: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13.3cm。

7.确定胎位的重要标记是:矢状缝和囟门。

8.枕先露的分娩机制(★★)

1)衔接: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人口平面,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,称为衔接(入盆)。

2)下降:是指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。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,作为判断产程进胺

的重要标志。

3)俯屈:胎头下颌接近胸部,由胎头衔接时的枕横径变为枕下前囟径。

4)内旋转: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,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.

5)仰伸:完成内旋转后,胎头极度俯屈达到外阴部,腹压以及宫缩继续迫使胎头下降,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。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,胎头枕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,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,胎头的顶、额、鼻、口、颌相继娩出。

6)复位及外旋转:胎头娩出时,胎儿双肩径沿骨盆入口左斜径下降。胎头娩出后,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,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°,使胎头与胎肩成正常关系,称为复位。同时,胎头枕部需在外也继续向左旋转45°,以保持胎头矢状缝与胎肩成垂直关系,称为外旋转。

7)胎儿娩出:胎儿完成外旋转后,胎儿前(右)肩出现于耻骨联合下方,前肩娩出,继之,后(左)肩从会阴部娩出,然后胎儿腹部,臀部及下肢全部娩出。

【理解巧记】整个过程是连续的整体,记忆需理解记忆。两个旋转是先内后外。

9.分娩先兆的可靠先兆为:见红

10.临产诊断: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,持续30秒或以上,间歇时间5~6分钟左右(★★)

【理解巧记】先兆临产与心颤诊断的主要区别于子宫收缩持续的时间和间歇时间。

11.    产程分期

(1)第一产程(宫颈扩张期)(★★★):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~12小时,经产妇6~8小时

(2)第二产程(胎儿娩出期)(★★★):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~2小时经产妇约需几分钟至1小时。

(3)第三产程(胎盘娩出期)(★★):从胎儿娩出剑胎盘娩出。约需5~15分钟,一般不超过30分钟。

【理解巧记】初产妇第一产程、第二产程所用时间基本上为经产妇的2倍

12.第一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

(1)临床表现

1)规律宫缩:产程开始时,宫缩持续时间较短(约30秒),间歇期较长(约5~6分钟)。随着产程进展,持续时间延长(约50~60秒),且强度不断增加,间歇期逐渐缩短(约2~3分钟)。当宫口近开全时,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钟或以上,间歇期仅为1分钟或稍长。

2)宫颈扩张(★★★):第一产程又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。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子宫颈扩张3cm,约需8小时,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是指从官颈扩张3cm至宫口开全lOcm,约需4小时,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

3)胎头下降程度:是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。

4)胎膜破裂: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,胎膜自然破裂,称为破膜。破膜多发生于宫口近开全时。

【理解巧记】胎膜多在宫口开全时破裂,胎膜如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即为胎膜早破。

【理解巧记】潜伏期平均约8小时,活跃期平均约4小时,超过两倍时间即为该期延长。

(2)护理措施

1)待产妇于临产后入院,当发生特殊情况如胎膜早破、阴道流血量多等,应紧急入院。

A.监测生命体征及行胎儿监护。

B.宫缩不强且未破膜的待产妇可在室内走动,可有助于加速产程进展。但有合并症的待产妇,如阴道流血多,头晕、眼花等自觉症状,应卧床取左侧卧位

C.破膜后应立即卧床,听胎心音,记录破膜时间,羊水量及性状。

D.鼓励待产妇少量多次进食,吃高热量、易消化的食物,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。

E预防尿潴留,临产后应每2~4小时排尿1次,以防止膀胱过胀影响胎先露下隆及子宫收缩,延长产程。

2)产程护理

A.勤听胎心音:可用胎心听诊器或胎儿监护仪,每0.5~1小时一次,正常胎心率为120~160次/分。

B.观察子宫收缩。

C.在宫缩时进行肛门检查。若有异常阴道流血或怀疑有前置胎盘,应禁止肛诊

初产妇宫口开全至lOcm,经产妇宫13开大3~4cm且宫缩好,可护送产房准备接生

【理解巧记】记忆凡易引起感染(胎膜早破、阴道流血、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即将分娩)、胎儿宫内窘迫(胎头未衔接、胎位异常)、子宫破裂(胎位异常、有剖宫产史)为禁忌。

13.第二产程妇女的观察和护理

(1)临床表现:宫缩持续时间长,间歇时间短。胎头于宫缩时暴露于阴道口,当宫缩间歇时又缩回阴道内,称为胎头拨露。若在宫缩间歇时,胎头也不再回缩,称为胎头着冠。

【理解巧记】在宫缩间歇期,抬头回缩即为拨露、抬头不回缩即为着冠。

(2)辅助检查:用胎儿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可及时发现异常,及时处理。

(3)护理措施

1)产房准备:备有母婴的抢救设备和药品。

2)指导待产妇正确使用腹压:勤听胎心,每5~10分钟听一次。指导待产妇在宫缩时屏气用力,增加腹压,将胎儿娩出是第二产程的首要护理目标。待产妇一般采取半坐卧位,在宫缩间歇时,待产妇应尽量放松,安静休息。

3)胎头娩出:会阴过紧或胎头过大,应行会阴切开术。

4)脐带处理:用无菌纱布擦净脐根周围后,用2.5%碘酒及75%乙醇消毒脐带,进行脐带结扎。用20%高锰酸钾或3%碘酒均匀涂擦脐带断端。

14.第三产程妇女的观察及护理

(1)临床表现

1)胎盘剥离:胎儿娩出后子宫腔容积突然明显缩小,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排出。

胎盘剥离征象:子宫体变硬呈球形,子宫底升高达脐上;阴道突然流出大量血液;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;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,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。

2)胎儿娩出后,子宫底降至平脐,宫缩暂停,几分钟后又重新出现。

(2)护理措施

1)协助胎盘娩出:当确定胎盘完整剥离时,应在宫缩时用左手握住宫底轻压子宫,产妇稍向下用力,同时右手轻轻牵拉脐带,协助胎盘娩出。胎盘娩出后,按摩子宫减少出血。

2)检查胎盘胎膜:若发现有残留,应在无菌操作下手入宫腔取出残留组织。

3)检查软产道:如有裂伤,应立即缝合。

4)预防产后出血:胎儿娩出后,遵医嘱使用缩宫素。

5)新生儿即时护理:新生儿娩出后,采用阿普加(Apgar)评分法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或窒皂、的程度。以出生后1分钟时的心率,呼吸,肌张力,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,每项0~2分,满分10分。8~10分为正常新生儿。4~7分为轻度窒息,0~3分为重度窒息。

A新生儿保暖:新生儿出生后应在辐射开放台上进行新生儿擦拭。

B早开奶:在出生1小时内,若新生儿无异常情况,将新生儿裸体放置于母亲的胸前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。通过新生儿吸吮母亲的乳房,可促使母乳及早分泌及预防产后出血。

【理解巧记】心率、呼吸、肌张力、喉反射及皮肤颜色均为基本的生命体征。记住4、7为轻、中、重分界线。

6)产后即时护理:分娩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。应观察子宫收缩,宫底高度,膀胱充盈度,阴道流血量,会阴阴道内有无血肿。每15~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、脉搏,询问产妇有无头晕、乏力等。

15.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°。

16.先兆临产的表现:宫底下降;不规律宫缩;见红。临产诊断: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,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,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。

17.初产妇胎头衔接多在预产期前1~2周,经产妇多在临产后。

18.臀位分娩当脐部娩出后,一般应在2~3min娩出胎头,最长不能超过8min。

19.初产妇宫口<3cm,经产妇宫口<2cm,且无特殊情况病人可灌肠。

20.胎膜破裂、阴道异常流血、心肌病、胎儿窘迫、胎头高浮或胎头下降很低压迫直肠时,应禁止灌肠。

【理解巧记】胎儿前肩娩出后才能使用收缩子宫的药物,以免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。


关键字:分娩期妇女的护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