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对婴幼儿的站立及行走进行教育指导前先要了解一下婴幼儿站立、行走动作的相关知识:
【婴幼儿站立动作的发展过程】
婴儿初生时具有踏步反射;
2~3个月时,当扶至立位时,髋、膝关节弯曲;
6个站时,两下肢可支持其体重;
7个月扶站时,能弯曲膝盖蹦跳;
9个月时可扶站;
11月时可扶栏独脚站。
【婴幼儿行走动作的发展过程】
11个月时,婴儿能作蟹行,此时育婴员搀着其两手能向前走;
13个月时能独走,但两下肢分开,基底很宽,每步的距离、大小、方向也不一致,肩部外展,肘弯曲;
15个月时能爬楼梯,可自己站起,并站得很稳,但绕物转弯时还不灵活,行走时不能突然止步,可自己上下楼梯(每个台阶需先后用两只脚去踏),能拾起地上的东西而不跌倒;
2岁时步态较稳,但仍需眼的协调。
【婴幼儿站立、行走的作用】
1、促进体格发育
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感的增强,要儿逐步学会站立与行走,这对婴儿来说是动作发育的一大进步。站立、行走不仅需要背部、预部和手臂肌肉的参与,更需要腿部肉群的协同,使得全身肌肉得到全面锻炼,神经系统得以贯通。与躺、坐相比,站立与行走是剧烈的运动,能量消耗较大。由于充分运动,增强了血液循环,可促进消化,增进食欲,加快新陈代谢,强健体格。
2、进一步扩大眼界和活动空间
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姿势。直立扩大了视野,使婴儿见多识广;直立行走拓展了要儿自主活动的范围,解放了双手,同时使眼,手配合的动作大大增加,促进了房的发育。另外,在独立行走时,婴儿的大脑将构建起整体宏观调控能力、空间肢体控制能力、空间定位能力、自控力、应激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基础。
3、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
学会走路,意味着婴儿脱离了几乎完全依赖父母的时期,这是要儿发出的独立的信号。婴儿在刚开始学习行走时,心理既紧张又兴奋,走不稳、易摔跤,经历着一次心理的挑战。所以,如果处理好婴儿行走的整个过程,就会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自信,自强、独立的性格,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