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百题资料
公共营养师
护士资格
育婴师
健康管理师
资料文档
百题资料APP
百题数学
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
护士资格考试: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、重点、难点、核心考点等。
热门搜索:
烧伤
高血压
灌肠
癫痫
白血病
百题资料
护士资格
目录开关
第1章: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
第1节:护理程序
第2节:护士职业防护
第3节:医院和住院环境
第4节:入院和出院病人的护理
第5节:卧位和安全的护理
第6节: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
第7节:病人的清洁护理
第8节:生命体征的评估
第9节:病人饮食的护理
第10节:冷热疗法
第11节:排泄护理
第12节: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
第13节:静脉输液和输血法
第14节:标本采集
第15节: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
第16节: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
第17节:临终病人的护理
第18节: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
第2章: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3章: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4章: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5章:传染病病人的护理
第6章: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7章:妊娠、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8章: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
第9章: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0章: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
第11章:损伤、中毒病人的护理
第12章: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3章:肿瘤病人的护理
第14章:血液、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5章:内分泌、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6章: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第17章:生命发展保健
第18章:中医基础知识
第19章:法规与护理管理
第20章:护理伦理
第21章:人际沟通
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练习题
患者男性,64岁,高血压、冠心病史5年,入院血压195/135mmHg,经治疗后稍有下降,但时有波动,患者精神紧张焦虑,护理中不妥的操作是
血压计刻度应该面向护士,便于护士观察,而不是患者。
9372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女性,30岁。因“冠心病,心房纤颤”入院,护理体检时,体温37.2℃,心率120次/分,脉率90次/分,呼吸20次/分,血压100/70mmHg。患者脉搏为
脉搏短绌:也称为“绌脉”。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,脉率少于心率。表现为脉搏细速、极不规则,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,心率快慢不一,心音强弱不等。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。发生机制:由于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,有些
12879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性,32岁,由于天气炎热,于布置室外舞台设施时突然体温上升至40.5℃左右约4小时,面色潮红,皮肤灼热,无汗,呼吸脉搏增快,判断此时的临床表现属于
1)体温上升期: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。临床表现:病人畏寒、无汗、皮肤苍白,有时伴有寒战。体温上升的方式有骤升和渐升。体温突然升高,在数小时内体温就上升到最高点,称为骤升,如肺炎球菌性肺炎。体温逐渐升高
843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女性,60岁,因肺炎入院,体温39.5℃,在退热过程中护士应注意监测患者情况,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
退热期:其特点为散热大于产热,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,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。临床表现:病人大量出汗,皮肤温度下降。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。体温急剧下降称为骤退,如大叶性肺炎;体温逐渐下降称为渐退,如
14452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女性,2岁。因误服安眠药中毒,意识模糊不清,呼吸微弱,浅而慢,不易观察,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
测量呼吸的方法 1.测量方法 (1)护士在测量脉搏后,手仍按在病人手腕处保持诊脉姿势,以免病人紧张而影响测量结果。 (2)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数,一起一伏为一次,一般病人观察30秒,将测得数
685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女性,67岁。结肠癌入院2个月,现患者出现大量腹水,全身水肿,呼吸急促,端坐呼吸,近1周出现癌性发热。请推断该患者出现的发热热型属于
1)稽留热:体温持续升高达39.0~40.0℃左右,持续数天或数周,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℃。常见于伤寒、肺炎球菌性肺炎等。2)弛张热:体温在39.0℃以上,但波动幅度大,24小时内体温差达1℃以上
11649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女性,69岁。连续3天测血压85/50mmHg,属于
低血压:成人血压低于90/60~50mmHg(12/8~6.65kpa)称为低血压。常见于大量失血、休克、急性心力衰竭病人。
14364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性,66岁,因心房纤维颤动入院,护士在测脉搏前推断患者的脉搏最可能为
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,脉率少于心率。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,心率快慢不一,心音强弱不等。常见于房颤病人。
8939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性,40岁。诊断为“疟疾”。发热时体温可骤升到39℃以上,然后很快降至正常,2天后再次发作,属于
热型:热型是根据绘制在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波动的特点所分的类型。临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: 1)稽留热:体温持续升高达39.0~40.0℃左右,持续数天或数周,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℃。常见于伤寒、
1219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丁先生,入院7天,体温均在39.5~40℃,其热型是
1.稽留热:体温持续于39℃~40℃以上,达数日或数周,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℃。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、伤寒等。2.弛张热:体温在39℃以上,但波动幅度大,24小时内体温差达1℃以上,最低时一般仍高于
8484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护士小郑为新住院患者测量血压,其中操作不正确的一项是
测血压时,血压计“0”点应与心脏、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位上。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,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。
9073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,女性,自感心悸、头晕就医。护士检测其心率为64次/分,脉搏52次/分,而且心律不规则,心率快慢不一,心音强弱不等。该护士判断该患者的脉搏类型是
脉搏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。
9040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,男性,43岁,3次不同的门诊时间,测得其血压142~150/92~96mmHg。预约患者下次门诊的时间应在
1周后复查,以排除近期血压水平的其他影响因素。
6947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,女性,49岁。气促、心前区不适2年,确诊为“风湿性心脏病”入院。入院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、第一心音强弱不一,脉搏亦快慢不均,强弱不等,监测心率110次/分,脉率85次/分。该患者的脉搏为
脉搏短绌是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,脉率少于心率。表现为脉搏细速、极不规则,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,心率快慢不一,心音强弱不等。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。
7318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,40岁。近日头痛、恶心,有时呕吐,无发热,血压150/97mmHg。脉搏46次/分,此脉搏被称为
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称为缓脉,见于颅内压增高、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。该患者头痛、恶心伴血压增高,符合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。故本题选D。A脉搏短绌,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,称为脉搏短绌,简称绌脉。其特点是
11775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,74岁。左半身偏瘫,昏迷,测量生命体征的正确方法是
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体温测量方法:昏迷、精神异常、婴幼儿、呼吸困难、不能合作的病人,不宜测口温;消瘦、腋下出汗较多、腋下炎症、创伤或手术病人不宜测腋温;直肠或肛门手术、腹泻、心梗患者不宜测肛温。偏瘫
722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儿,男,8岁。课间不慎将笔帽吸入气管,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
吸气性呼吸困难:病人吸气费力,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,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,出现明显三凹征(胸骨上窝、锁骨上窝、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)。原因: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,气流进入肺部不畅,呼吸肌收缩,肺内负压
8871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男,76岁。自诉胸闷,呼吸不畅,不能平卧。观察发现患者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,呼吸费力,无明显三凹征。下列可能导致此种呼吸的情况是
1)吸气性呼吸困难:病人吸气费力,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,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,出现明显三凹征(胸骨上窝、锁骨上窝、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)。原因: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,气流进入肺部不畅,呼吸肌收缩,肺内
8663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,男性,40岁,自感头晕,诊断为低血压。符合低血压诊断标准的是
低血压:成人血压低于90/60~50mmHg(12/8~65kPa)称为低血压。常见于大量失血、休克、急性心力衰竭病人。
6454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患者,女性,60岁,因糖尿病入院治疗,患者左侧肢体偏瘫。入院后测量血压,以下操作正确的是
戴好听诊器,在袖带下缘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最强点(勿塞在袖带内),护士一手固定胸件,另一手关闭气门,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,使水银柱再上升20~30mmHg。
6716次浏览 · 1年前 · 单选题
共
1111
条记录,每页显示
20
条,当前显示第
40/56
页
...
39
40
41
...
暂无上一章
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
在下准备停运了
Copyright © 2019
百题资料 https://www.100tim.com/
All Rights Reserved.
湘ICP备18002002号-1
psccja@foxmail.com
湘公网安备 43122502000117号